在的5月之后,微商的生存環(huán)境遭遇了突變,夾縫生存,讓微商之路變得異常艱辛。提到微商,大多數(shù)人會顧名思義,認為就是微信上售賣貨品的人群,因為微信是我國目前最主流的手機移動溝通軟件,但其實微商不僅涉及微分銷,微信僅僅是微商的一個組成部分,是其中的一個媒介載體。
近兩年來,微商泛濫,如雨后春筍一般,朋友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什么是微商,如何才能做好微商,也常常有人批判“微商”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,討論毫無意義。
首先,對于微商本身是否為偽命題,我只能套用一句老話“存在的,即是合理的”。目前遍布中國每個角落的微商人群,每年已經能夠創(chuàng)造幾百億的經濟效益,解決了數(shù)以萬計就業(yè)問題,與此同時增加了眾多人群的收入,它給客戶本身帶來的便利性、靈活性、機動性,正在沖擊著傳統(tǒng)渠道,它是不是偽命題也就無需再去過多解釋,畢竟事實勝于雄辯。
那么何為微商?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統(tǒng)一認知的定義。
提到微商,大多數(shù)人會顧名思義,認為就是微信上售賣貨品的人群,因為微信是我國目前最主流的手機移動溝通軟件,但其實微商不僅涉及微信營銷,微信僅僅是微商的一個組成部分,是其中的一個媒介載體。
既然微商不只是微信,那何謂微商?
提到微商,我們要從互聯(lián)網的興起說起。眾所周知,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互聯(lián)網革命的三大時代。三大時代分別為:
web1.0時代:以新浪、搜狐、網易為代表的“資訊時代”,是一個“他們說,我們聽”的時代;
web2.0時代:以貓撲、天涯、人人為代表的“社交時代”,是一個“一部分人說,我們聽”的時代;
web3.0時代:以微博、微信、陌陌為代表的“碎片化溝通互動時代”,是一個“我們說,我們聽,人人能夠參與”樂此不疲的時代。
那么微商到底是什么?
微商其實是以“個人”為單位的、利用web3.0時代所衍生的載體渠道,將傳統(tǒng)方式與互聯(lián)網相結合,不存在區(qū)域限制,且可移動性地實現(xiàn)銷售渠道新突破的小型個體行為。
是可謂移動互聯(lián)網下的C2C市場,其投入小、門檻低、傳播范圍廣、足不出戶便可推廣與銷售、只需個體行為等特點,滿足了大多數(shù)有意愿自己做點生意,卻不敢輕易嘗試實體性創(chuàng)業(yè),亦沒有太多資本投入,也不熟悉企業(yè)運營的個體。
微商目前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,的晚秋,很多國內知名品牌已經進駐微商戰(zhàn)場。它彌補了傳統(tǒng)市場與電商市場的渠道費等高成本、短促人員高管理要求、投入成本回收慢等問題,不僅可以快速鋪開銷售渠道,還可以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勢,用低成本將廣告鋪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。
微商為何會生存于夾縫之中?
第一,品牌商對微商運營不了解
微商市場是一把雙刃劍,盡管其具低成本、回款快等特點,但由于其門檻低、要求不高、個體行為等原因,給品牌商帶來了運營管理上的難題,經常能看到某些微商為了現(xiàn)金流低價傾銷、串貨,為了利潤混入假貨,侵害其他微商、商家、甚至客戶的利益,隨著時間的積累,很多微商及客戶會對商家品牌產生質疑,導致品牌疾速死亡等現(xiàn)象。
第二,用法不當,刷屏不斷,引人反感
微商主要的推廣渠道是基于目前的微信朋友圈推廣,而朋友圈是社交平臺,更是一個私人圈子,大多數(shù)人上朋友圈是為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了解朋友的最新動態(tài),拉近朋友間的距離,看看新奇特的事物,或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與分享。發(fā)布一兩次產品,大家可能會覺得新鮮,但簡單粗暴地反復刷屏,則會引起朋友們的反感,進而屏蔽甚至刪除其朋友圈關系。這就好比,電話是用來達成人與人之間溝通的,但很多企業(yè)卻用電話營銷這種手段推銷產品,接到這樣的電話,我基本都會在1~3秒種之內非常不禮貌地直接掛掉電話。關于微商從業(yè)人員如何做好微商,即能拓新,又能維舊,是一個系統(tǒng)性的工作,我會在下一篇小結中介紹一些合理的、不讓人反感的做好微商之法。
第三,大量非法暴利的三無產品混入
一方面,很多不法商家,沒有資本、研發(fā)和生產實力,利用微商渠道的隱蔽性,不易監(jiān)管,市場混亂等特點,生產、銷售主流市場明令禁止的產品,利用效果好、價格低等噱頭,不斷圈錢、跑路換品牌重新圈錢;另一方面,微商從業(yè)者缺失法律法規(guī)常識,貪圖效果好、利潤高的產品等客觀原因,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三無產品的流入。而這些三無產品往往偽造質檢文件,以明顯的效果快速占有市場,而當消費者身體出現(xiàn)不適,媒體曝光后,卻找不到生產廠商。例如“泰國童顏神器”,在媒體曝光其“扒皮膏”鉛汞超標1萬倍后,國家監(jiān)管部門卻找不到其生產廠家。其實,現(xiàn)在的非主流市場上,存在著很多這樣的不良商家,只是他們大多沒有被曝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