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時代,傳統經銷商可謂夾縫中求生。線上,受到互聯網電商的沖擊;線下,行業(yè)內部問題也讓經銷商們焦慮不已,原本靠著差價盈利的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。
雙重夾擊下的傳統經銷商
對于傳統經銷商而言,互聯網B2B平臺的到來,加速了信息的流通,價格信息更加透明,購買渠道更加方便,平臺繞過經銷商,可以直接獲取用戶的需求,傳統的經銷商依靠價格和物流信息不對稱的經營模式逐漸被拋棄。
簡而言之,互聯網及電商的出現直接倒逼線下縮短供應鏈,經銷商原有的存在價值被質疑,差價利潤被不斷吞噬,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。
線下,經銷商行業(yè)內部依舊面臨很多難以逾越的困境。比如,產品遇冷、銷量下跌,很多廠商開始直接參與并控制分銷渠道,很多經銷商淪為廠家的高級搬運工。再比如,廠家壓貨、庫存難銷,公司的資金鏈風險逐漸加大。成本高漲、利潤下滑、渠道單一、思維固化,都可能是壓垮傳統經銷商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在線上電商沖擊、線下終端渠道傾軋的雙重壓力下,傳統經銷商會不會就此被替代?線下的生意還能不能做?渠道商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?
傳統經銷商的自身優(yōu)勢:
仔細分析,電子商務有其優(yōu)勢,豐富的產品、全國的物流、低廉的價格。而傳統經銷商也有自己的優(yōu)勢:本地渠道、本地配送、源頭產品與價格。傳統經銷商要想進行互聯網化轉型,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三大優(yōu)勢。
所謂的本地渠道,是指經銷商在本地擁有良好的渠道資源,不管是二批商還是終端,人頭熟、費用低、有長期供應流量,這些資源不會因電子商務而消失;本地物流,那就最明白不過了,本地的那些終端和二批,一直以來是靠著傳統經銷商獲得及時的產品配送;源頭產品與價格,至少在源頭產品上就具備優(yōu)勢,經銷商代理的產品,基本上有一定的品牌和品質,要不然他也不會去經銷,并且,經銷商的拿貨價格也要比電商們低。因此,除去讓經銷商改行、自己生產產品外,傳統經銷商的互聯網轉型的出路無外乎以下幾種。
不受夾板氣,積極謀求升級轉型:
1、自建電商平臺,網上下單,線下配送
電子商務最大的便利是送貨上門,但是異地送貨總是拼不過本地送貨效率高,而這恰恰是本地經銷商的強項,特別是糧、油等即用、量販式產品。價格也是最大優(yōu)勢,所以理應充分利用或放大這個優(yōu)勢。互聯網時代,流量、網點、資金、數據等等都是分銷商安身立命之本,經銷商只有把平臺控制在自己手里,才能把生產資料控制住,才能把未來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2、實現區(qū)域聯盟
單打獨斗不如抱團取暖,在外遇強敵的危急之際,區(qū)域內的經銷商們不能再和從前一樣爭斗不休、搶占資源,窩里斗的結果往往只會讓“漁翁得利”。因此,經銷商成立聯盟是避免內耗的最佳選擇。另一方面,區(qū)域內的經銷商之間通過構建聯盟、通力合作能夠實現資源互補,有效完成區(qū)域內的高效貨源整合與共享。試圖以某個分銷商的一己之力去對抗壁壘夯實的電商平臺往往不夠,但倘若區(qū)域內的多家經銷商一起合作,聯合對抗平臺競爭,勝算會大很多。
電商的目的是優(yōu)化原有渠道,并非徹底消滅傳統渠道。傳統領域里的經銷商們若想突破重圍,出路在于轉變經營思維,緊跟互聯網的腳步,與互聯網B2B化敵為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