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微信公眾號運營自然是離不開公眾號新媒體的運營,大多數的商家剛開始都不知道怎么入手?還有一些已經在做了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有沒有效果,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份,做公眾號新媒體社群運營自檢清單SOP,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是否都有關注過這些問題?
1.我的目標用戶是誰?至少每周問自己一次,最好每天都有思考。
2. 我的目標用戶有哪些長期需求,有哪些是馬上就需要解決的需求?
3.我的公眾號定位是否清晰?是幫 “哪些用戶” 在 “什么場景” 解決 “什么問題” ?
4. 我的定位是否足夠垂直細化?
5.我的公眾號能給目標用戶帶來哪些價值?是提供干貨、解決資訊焦慮、還是提供情感慰藉?
6. 我的公眾號提供的內容/服務是不是高頻、剛需、有大市場?
7. 如果用戶不來我的公眾號,同類需求他們還有其他哪些解決方案?
8. 為什么用戶會選擇其他解決方案,去看其他同類公眾號?他們會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?我還可以怎么去改進?
9. 如果我想成為目標用戶的首選,有沒有什么用戶一定需要來找我才能更好滿足的?
10. 我的公眾號競爭壁壘是什么?差異化是否明顯?一個差不多的公眾號,一篇差不多的文章,用戶會什么選擇關注我,而不是關注別人呢?
11. 我的公眾號是否有人格化塑造?人格化是否明顯?
12. 如果用戶在后臺聯(lián)系我,他們會叫我什么?小編?
13. 我的公眾號對于新讀者是否有建立公眾號認知?比如第一時間讓用戶了解公眾號定位,突出公眾號介紹、提醒關鍵詞回復等等。
14. 我的公眾號是否有做好新用戶預期管理?在用戶關注后,是否有通過內容推送、自動回復、菜單設置等滿足新用戶的預期?
15. 我的這篇內容選題是否符合公眾號定位,并能給用戶帶來價值?
16. 這個選題的用戶覆蓋度是否足夠大?是否能滲透到用戶不同圈層?
17. 這個選題切入是否有話題性,會不會存在什么風險?
18. 這個選題是否能帶來分享動機?比如提供談資、幫助別人、展示形象、幫助表達、促進社交比較。
19. 這個選題有貼近熱點嗎?我們可以根據熱度、傳播度、話題性、相關度、風險度5個維度去進行判斷是否追這個熱點。
20. 我的選題和別人有什么不同嗎?有比別人的認知和思考更深一層嗎?
21. 我的公眾號內容選題是否有具有連續(xù)性,能持續(xù)給用戶帶來價值,讓用戶想要持續(xù)看?
22. 我有開始建立公眾號的選題庫,并長期維護嗎?
23. 我有沒有經常去做公眾號“內視”——分析自己賬號過往效果表現(xiàn)好的內容及用戶真正需求?有沒有經常做“外窺”——分析與自己目標用戶相同賬號的選題方向?
24. 這個標題是否能吸引用戶群點擊?為什么?
25. 這個標題我自己愿意轉發(fā)到自己朋友圈嗎?
26. 這個標題是否會讓用戶預期過高,會不會成為標題黨?
27. 在朋友圈看到這個標題的人會愿意點開看嗎?
28. 為這篇文章取了多少個標題?修改了多少次?有沒有和其他人/用戶討論?
29. 如果是其他公眾號,他們會怎么取這個標題?
30. 對于特別重要的文章標題,有沒有做小范圍測試?
今天上半部分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,大家多多關注我們關注更新下半部分的內容吧!